伊莉討論區

標題: 蔡李佛分享區 [打印本頁]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3-22 06:31 PM     標題: 蔡李佛分享區

本帖最後由 tiras 於 2013-3-23 10:55 AM 編輯

新會是蔡李佛拳派的發源地

武术網資料:為何要重修雄勝始祖館?蔡李佛洋弟子為何要到新會溯源歸宗?皆因從目前掌握的史實來看———  新會是蔡李佛拳派的發源地
  本報在今年11月13日第四版以《雄勝始祖館加緊重修》為題,報道了有關方面重修蔡李佛拳派發源地雄勝始祖館的情況,文章見報后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為詳細了解蔡李佛拳派及雄勝始祖館的來龍去脈,記者近日走訪了新會蔡李佛雄勝始祖紀念會會長陳忠杰。
蔡李佛拳是嶺南武术一大流派,弟子遍及五大洲,
在國際上有極大的影響力
  據陳忠杰介紹,蔡李佛拳始創于1836年,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始祖為清代杰出武术家陳享,字典英,號達庭,生于清嘉慶十一年(1806)七月初十。7歲跟族叔陳遠護習武,后師從李友山,又遠道求師隨少林還俗和尚蔡福深造。盡得其傳后返回家鄉,在會城開醫館,並潛心研究武术。他花了二年時間,將三家所學熔于一爐,創立了完整的訓練系統和龐大的拳术体系。拳械套路、樁法、獅藝等合共193套,分為初、中、高三級。拳术剛柔相濟,步法靈活,手法多變。動作與發聲配合,凡打插槌、虎爪、扛掌、鶴嘴及出腳便發五聲,以“嘩、的、噫”三音為標志,以示是同門。陳享還定下“左右陰陽日月”拱手禮,左掌指天為月,右拳為日,合為一“明”字;左掌右拳微向外側反出,暗為“反清復明”之義。為紀念三位恩師和拳术源于少林佛門,陳享將拳法取名“蔡李佛”。有關“蔡李佛”命名之說,‘不少資料稱“佛”即陳遠護的“佛家拳”或“佛門拳法”,這是不確切的。據“洪聖始祖館“第4代傳人陳燕洛介紹,陳遠護所習的是“洪拳”。始祖陳享遺著《蔡李佛技擊學》中的自敘,也明確指出:“計余平生所學,得之蔡師者為多,茲將編列成書,名之曰《蔡李佛技擊學》。意謂得李公之李家技及蔡師之傳,投合化之,自成一家,且名之曰‘蔡李佛’以為紀念。蓋蔡者即蔡福大師,李者李公友山,佛者陳公遠護,同是佛門,而參以禪家之术。故稱之曰為‘蔡李佛’之意也。”
  陳享32歲那年,應鄉人之邀返回京梅,繼續開醫館,並在“緣福陳公祠”設武館授徒,取名“洪聖館”。因他武藝非凡,各地武术愛好者慕名紛紛投于門下,京梅村遂成了蔡李佛拳派的策源地。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陳享將弟子派遣各地開枝散葉。計有陳大輯設分館于廣州,陳典猶設分館于南海,陳典垣設分館于佛山,陳典承設分館于香山,陳謀庄設分館于番禺,陳孫棟設分館于恩平,陳永顯設分館于鶴山,陳典邦設分館于東莞,陳典惠設分館于開平,陳典珍設分館于台山,陳大威設分館于肇慶,陳承晃設分館于會城,陳燕瑜設分館于江門。此外,又分別在新會26個鄉開設分館;派首徒龍子才在廣西潯洲建立分館,太平軍著名將領馮云山成為其入室弟子。因各地分館均由京梅陳姓子弟創辦,故稱為“洪聖祖館”,京梅的祖館則稱為“洪聖總館”。后來,所有分館被迫將“洪聖”改為“雄勝”,只有總館“洪聖”二字不變。
  1856年,陳享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處協助訓練起義軍將士。“天京內訌”后他辭別翼王回新會。不久,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陳享為躲避清政府追捕逃往香港,輾轉南洋各埠,以教拳行醫為生。其精湛的武藝贏得極高聲譽。他還應“金山大埠”中國公館邀請,為當地華僑主持公道,擊敗洋惡霸基利士,威震海外。香港廣東會館聞其名,力邀他到香港任武术教師,其間與俄國大力士比武,獲勝。還收了張炎為徒。于是,陳享威名更不脛而走。1865年,他受聘三蕃市“陳氏聯宗會”,前往美國任國技教頭,廣傳武术。1868年,陳享落葉歸根,重返故里。“洪聖總館”由次子陳官伯(1857-1916)主理。光緒元年(1875)八月二十日,陳享病逝。其后,三祖陳耀墀(1888-1965)接管“洪聖總館”,易名“雄勝始祖館”。
  蔡李佛拳派自陳享始,經陳官伯、龍子才、張炎三脈發揚光大,至今已成為嶺南武术的一大流派,風行省、港、澳,遍及亞、歐、美、大洋等洲。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目前,有美國、新几內亞、新西蘭、芬蘭、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德國、波蘭、意大利、加拿大、東非洲、土耳其、印尼、印度、羅馬尼亞、以色列、澳洲、匈牙利、捷克、挪威、瑞典、摩洛哥、埃及、智利、阿根廷等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有蔡李佛功夫總會。目前,國內外已有10多個蔡李佛組織到京梅尋根問祖。
  新會為蔡李佛拳派發源地,陳享是始祖是不爭的事實。如不重視其價值,
  無疑是將新會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拱手讓人
  蔡李佛拳派創立一百多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在某些城市的分館枝繁葉茂,而位于窮鄉僻壤的始祖館則日漸衰落。加上陳享后人大多移居國外,留在國內的則低調,不事張揚,因而世人對其歷史所知甚少,只是道聽途說,或從一些民間故事中了解蔡李佛淵源,以致謬誤百出,以訛傳訛。
陳忠杰對記者說,今年10月20日,佛山鴻勝館為舉行百五年慶典而編的資料中,有關蔡李佛拳的形成就有違史實。資料介紹:“張炎(1824—1893)自幼愛習武,曾拜李友山為師,后隨陳享習武。17歲時投奔廣西八排山閘建寺青草和尚……學藝8年,盡得其傳。……張炎學成歸來后,拜見陳享,將所學到的青草和尚的拳法轉授給陳享,二人將蔡、李家拳和佛門拳法進行整理,創出蔡李佛拳。咸豐元年(1851)張炎在佛山開設鴻勝館。”這個資料根本站不住腳。蔡李佛拳始創于1836年,這是蔡李佛所有門人公認的。如果張炎學藝歸來與陳享創拳的話,最少要25歲,那麼,蔡李佛拳始創就要遲至1849年。更何況張炎的生卒年月至今仍備受爭議。
  陳忠杰向記者出示由陳享第五代曾孫陳永發提供的,蔡李佛三祖陳耀墀重志的《蔡李佛歷史》。他說,到目前為止,這是唯一可見的由陳享謫孫撰寫的史志,應該較具權威性。記者翻看史志,有先祖自序:“陳享隨蔡福學藝10年,別師下山,歸家,在新會城懸壺濟世。鄉人再三邀請回京梅設館,名為陳永勝堂。60歲將所學編成書,名為《蔡李佛技擊學》。”三祖陳耀墀志:“公曾學蔡福禪師、李友山公及陳遠護公等,均為佛門先進,一爐共冶,自成一家,為曰蔡李佛派。蓋自始,而享公即蔡李佛始祖也。”“下山后在新會城行醫(史志曾提到的“陳永勝堂”醫館原在會城板仔行。記者注),后因不禁父老之請,乃回京梅設洪聖館,傳授族人。”陳忠杰還拿出陳享第4代曾孫陳燊樵提供的《蔡李佛技擊淵源》,記者看到,史料提及的青草和尚是蔡福的別號。蔡福居住在廣東羅浮山而不是廣西八排山。
  有關張炎拜陳享為師一事,史志“享公蒞港力敗大力士並收張炎為徒”一章中,也有詳盡記述:“炎父乃轉身側,拖一小童近己,乃指童而對享公曰:此為我之豬犬。技擊一事我曾約略指授一二,但今日已盡知老弟確有的(謫)傳羅浮蔡福禪師心法,君已得其八九,故敢以小儿相托,望念同鄉及同道之誼,收為門下。他日有成,此則我張氏一族之光也。不審老弟肯答應否?享公一面細聽炎父之言,一面又觀察其子狀況身体,亦覺其靈敏健碩,可為傳之也。于是慨然曰:老兄既如此垂意,敢不遂命,但恐未能副老兄所期望,則未免有負兄意矣。炎父不候享公言已,即著阿炎跪拜于享公腳下。”“享公在港教技十余年,所授技法以安伯、官伯得其冠,龍子才次之,阿炎又次之,過此三人之外,以諸徒中無有謂出其炎右者。”
  陳忠杰說,從史志所述可知,張炎拜陳享為師時,陳享已是蔡李佛一代宗師,將張炎與陳享同列為蔡李佛創始人,實在是無稽之談!
  佛山鴻勝館是否張炎創辦?史志也有明確答案:“時張炎在港之洪聖館教出生徒極眾,后因洪聖二字與南海廣利洪聖大王菩薩之名相犯,當時神權尚盛,人多迷信,咸以犯諱菩薩為不恭,力說于張,張不忍重違眾意,張乃請命于公。適時公往羅浮山拜會蔡師,時蔡師命公仍為洪聖,擬定一門聯以為各師兄弟設館之用。其門聯云:洪材定取文章事;聖算還推武略通。公別師返鄉對炎而言,要永遠紀念蔡師,切勿遺忘也。炎言是也。炎別公返港。所以以后凡有設館者無論省、佛、陳、龍、江等埠無不遵守祖師之訓。其后炎被聘于佛山,其徒陳盛在港繼之。時遇英太子到埠港地舉行大會,各埠華僑云集,獅會並至,而洪聖館亦起一獅助興,偶與某堂獅子誤會而至衝突,為盛奪一棍而逐彼百余人,因此洪聖之名突起,漸而遠播,外埠華僑亦多聘請教授,洪聖館之名乃大盛。后盛因排難糾紛事,為當局之妒,故命將洪聖館停止。盛請命于炎,炎乃再請命于享公,公乃易之為雄勝。”
  陳忠杰又向記者展示史志的“蔡李佛源流”。記者所見佛山洪聖館傳人為:陳典垣—張炎—李恩—陳盛。其實,現任佛山鴻勝館理事長鄧光民于1997年3月23日在《廣州日報》發表的《中國最大的武館》一文中,就清楚表明“佛山鴻勝館創辦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原稱蔡李佛武館。光緒初年,由蔡李佛創始人陳享的得意弟子張炎接任館主,改稱鴻勝館。”雖然文中年份可能有誤,但佛山鴻勝館創辦人不是張炎卻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該館新編的資料卻將此史實修改了。
  為什麼史料會出現多種說法?陳忠杰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歷史上的原因。過去,有個別雄勝分館弟子之間產生矛盾,便另立門戶,自稱始祖,這種情況在新會就曾出現過。其二是政治上的原因。有些蔡李佛弟子參加國、共兩黨,因政治立場不同,編史時便互相不提。其三是近几十年出現斷層。尤其是第4代弟子大多去世,后人對歷史不清楚。以蔡李佛拳樁禮為例,開樁和收樁都是暗指反清復明的,凡是蔡李佛弟子,演練套路必有此樁。雖然后來有傳人對樁法作了修改,但始終一脈相承。然而,個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弟子對此沒有深入考究,就認為蔡李佛是兩人共創的,只是“各有側重,故二人所傳的拳法又有所不同”。這是誤導后人,對蔡李佛的研究是十分不利的。

  從上述史料可以證實,蔡李佛拳派發源地在新會,陳享是蔡李佛的始祖。新會有陳享,有雄勝始祖館,是新會人的驕傲,是新會人的福氣。如果我們不重視其價值就等于將這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拱手讓人。我們不但要對其加以保護,還要進一步挖掘其武學精華,繼承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一人文資源若能被充分利用,必將對我市生態園林文化城市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 kazama_r    時間: 2013-3-23 12:56 AM

香港蠻多人練這套拳的....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3-23 11:10 AM

蔡李佛的八套主要拳术

自從陳享公在1836年創辦了蔡李佛拳派后,他也很積極的參與反清革命。享公下了不少的心血培訓了一批弟子參與反清復明的活動。在1848年間在兩廣共設立了18多間分館。當時正是洪秀全起動了反清活動,建立了太平軍要成立太平天國。因此享公就以“太平天國長安万年”八個字來編出了八套蔡李佛拳套路來教給弟子以助參與太平革命活動。在1851年太平天國建立,14年后即是1864年就被滿清滅亡了。所有革命分子為了要避免清軍的追殺,因此這八套拳后來又改了名字。至今這八套主要蔡李佛拳的本來名字也慢慢的消失了,也以為在蔡李佛派里失傳呢。

,代表太祖拳。是紀念明太祖朱元璋的。因為含有反清的意思,所以后來改了為太虛拳。此拳以陰陽手法為主。剛中帶柔,柔中帶剛,變化無窮。因后來新會有了一門武术從北方傳下來的叫太虛拳,所以享公的后人怕日后門人誤會與此門有關系,就改了名叫無極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太字拳。現今會這套拳的人極少也。

平,原名是平滿拳。是平復滿清回歸漢人的意思。后來就簡化了叫做平拳。真正的拳名也慢慢的沒有人知道了。在蔡李佛拳當中,另有一套平爭拳,有好多人都誤會以為是同一套拳术。其實它與平拳的手法大有出入,是另外的一個套路。

天,此拳本來叫做天地十方拳,又名天地拳。因為與“天地會”有關,后來改為十字拳。也就是今天的十字扣打拳,又名大十字拳,因為后來又加了一套小十字拳。大多數人還以為“天”是天字拳,現今又有些武館出現了天罡拳呢!

國,有很多人以為“國”是國字拳。因為他們沒有學過這套拳,因此就編了他們的套路。走一個四方形的步法來表示個“國”字。其實本來的名字是國花拳。中國的國花几千年來都是以牡丹花為國花。可是就在反清革命的時期改了以梅花為國花。意思是說要平反滿清政府,反清志士要有像梅花的精神。能刻苦耐勞,要像梅花能在冰雪中生長。國花拳就是梅花拳,簡叫花拳。后來有了新的小梅花拳,本來的梅花拳就叫大梅花拳,又名梅花八卦拳

長,一般人都叫長拳。這並不是北派的太祖長拳,根本與太祖長拳沒有關系的。此拳的名字起初叫長江大浪拳,是代表中華儿女的氣勢要有長江大浪之雄壯來做反清復明。因名字太長了,就簡叫長拳。后來又改名為鐵箭長拳,又名鐵箭拳

安,這套拳原名叫安邦拳。意思是要把中國安定下來。后來改為洪人拳。也是說洪門人士練習的拳术,又叫洪人八卦拳。因為有反清的含義,后來改為雄人八卦拳。“雄”與“洪”在廣東話都是同音的念“洪”。一般不明白的人就以為是安字拳呢!

万,原名是万象拳,是代表“万象更新”的意思。就是希望革命成功后,中國能有一遍新的好景象也。后來有人編作了一套所謂万象拳,以為是有一万只大笨象的意思。陳享公的后人見此可笑,就把此拳改名為八卦拳,因為万物都在五行八卦里面。后來又多添了一套小八卦拳,所以原來的拳又叫大八卦拳了。近代在一些蔡李佛武館里又出現有卍字拳(卍讀万音),都是由此而出。

年,很多人誤會是年字拳。真正的名字是年長拳。“長”是長輩的意思,不是長短的“長”。在此是指長輩或是年齡最高的長者也。因為上了年紀的長者之須發都白了。因此后來改名為白毛拳。是希望返清革命成功后,中國的國民能長命百歲,安度晚年。

除此之外,蔡李佛拳套甚多,此八套只不過是當年的主要必授之拳也,但是排序不同,不招此八個字的編排去教授。以上資料是筆者的先師蔡李佛大師胡云綽多年來的收集和采訪于他的師長陳盛、陳耀墀和他的師叔伯那里得到的。因今日甚少人知道實情,特在此公開于世。讓后人能明白原本的歷史與理據。
作者: 白奶人    時間: 2013-3-26 11:15 AM

陳享遺著《蔡李佛派練拳行功秘要》
人之體魄,有強壯瘦弱之分;人之智能,有聰慧愚魯之別;人之壯弱,亦有男女老幼之異。因此,凡創宗立派、編制拳譜,當顧及學者之稟賦,使能適合而勝任愉快。不然者,徒令學者之,本能過於距離,必將影響其健康。余編制拳譜及練拳行功心要,亦本乎此義。茲將本門練習程序分為兩階段,每階段分為甲、乙、丙三級。第一階段分為:一初基先導、二隨合剛柔、三動靜虛實。第二階段分為:一練習內勁、二器械及串子、三沙包及各種椿法。使學者循序漸進,而底於成。
初基先導
拳之為用也,主要目的為強身健體、卻病延年,進而自衛禦侮。欲求卻病延年,須先將四肢百骸加以鍛練,使發育平均,無所偏重。舉手投足、呼吸吐納,均須純任自然,毫無緊張牽強,影響健康。故本門練習拳式時,動作姿式,先求開展,自然放鬆,不尚拙力。
動作開展,則勁流而不滯;無微不至、自然放鬆,則肌肉骨骼無牽強緊張之弊;呼吸深長,自能氣沉丹田,達於氣海。練習馬步時,須分別用勁,並且用內勁發出,噫、或、的、唏、哈五音,以配合動作,是練習內外相合方法之一。在本門練功十要:一得師;二苦練;三要當頭手不善;四節色;五補食;六要雄握標打力;七氣長;八發響;九敵奇逢來不讓;十要日久多磨推不動。十中之第七氣長、第八發響兩要是也。練習拳式時,須留意拳之動作,何式為呼、何式為吸,因能呼吸自然,後能靈活。本門拳法,練架式時:發手為呼、收手為吸,降為呼、升為吸,沉為呼、提為吸,合為呼、開為吸。各式過渡之時,有小呼吸,即為停式之意也。上述方法,初練時似有因難、矯強,不宜執著,久而久之,則嫻熟自然。切忌速進,速則姿勢不正確,動作與呼吸不相配合,可能有傷營衛及骨骼筋肉也。
未練拳式之前,先習馬步。馬步有高低之分(即高椿馬與低椿馬),初練馬步宜低,因低椿馬,主步大而開展,使勁能達下肢,而透踵趾之間。但不宜過低,過低則虛實不分,虛實不分,則變化不能靈活,成力雙重而凝滯。高椿馬步小而靈活,利於搏擊,但未熟練低馬而用高馬,則步法輕浮而不穩。故學者勿好高鶩遠、躐等求速,欲速而不達。本門初基,所練之五輪馬,其中包含各種步法;五輪槌法更包括各種拳式。此雖然是練馬步拳式之初階,亦即將來一切拳術、器械搏擊之基礎。等於建築樓宇之椿木,樓愈高,椿木愈大、入地愈深,地基穩固,將來此幢高樓雖處狂風暴雨之中,亦能屹立不動。所以初基先練五輪馬、五輪槌者,蓋有深意存焉,學者切勿忽視之。只要將拳式刻意熟練,一式熟後,再練他式。倘只求快速美觀,恐易流於油滑,不著實用。椿步亦然,低椿馬熟習之後,方可練習高椿馬、四門橋馬等,然後及於較深之拳式。須知:大者、博者,都由小者、約者而來;高者由低者而來;緊湊者由開展而來。學者可忽乎哉。
  蔡李佛「稱樁」模型
隨合剛柔
何謂隨合剛柔?隨者,上下相隨也;合者,內外相合;剛柔者,剛柔相濟也。何謂上下相隨?腰腿靈活,上下一致之謂。內外相合者,內而精、氣、神,外而身、手、步合而為一之謂也。依照初基先導之方法,練習馬步拳式,嫻熟之後,進入第二階段,始能練習相隨、相合、相濟之法。
拳之主宰在腰,根基在腿、在腳。無論拳械、搏擊,任何動作,必求腰腿靈活、上下一致,方能自如、把握機勢。如發覺進退失據,則毛病必在腰腿之間。
其根在腳者,當出拳發勁之際,或化解敵方來勢之一剎那,馬步須穩重而靈活,腰腿一致發勁,然後方能得心應手。故訣有云:練好手,不如練好走也。論語云:瞻之在前,忽然在後。所謂好走者,用以形容步法靈活之謂。當然,拳擊方法,攻即是化,化即是攻。一攻一化,均須用勁,如不能穩重靈活,何能應變制機?訣云:靜如山嶽,動若脫兔是也。
從上文所述,腰腿雖然上下相隨,惟最重要者,要在於腰,腰為一身之主宰。訣又云:力由脊發,步隨身換。所以,變換方向,前進後退、左右閃躲,均隨身之方向為依歸。所謂用勁者,均由腰脊發出,而達乎四肢,無一不是由腰主動。運動而不善用腰,等如時鐘之失卻發條也。
拳擊攻守,自頂至踵,均須用勁,其勁雲何?勁乃力之智者,須用一段時間苦練而成。換言之,則未經鍛練之力謂之拙力。發拳而用有形之拙力,外表觀之,似甚壯觀,可惜者,徒將本身有限之力,消耗於自己體內肩、背、肌肉之間,而只能陷諸體內。用勁,則能自己操縱此無形之勁而發諸體外,高手用勁,不見其形,疾如閃電,一發即收,尚巧不尚拙。拙力有盡,而勁則用之不禁,發之無窮也。本門之勁,種類繁多,如黏纏勁、覺勁、金剛勁、迥旋勁、誘勁、來復勁、彈勁,就中尤以:一黏纏勁、二覺勁、三金剛勁、四迥旋勁、五誘勁,為最主要。倘能將此數勁揣摩熟練,自能豁然貫通,操縱自如,收放由我矣。
主要勁簡述如下
黏纏勁,黏者兩物相著,如膠如漆,不能分離之意。纏者亦有固結不解之意,不論四肢軀幹一經與對方接觸之處,即將對方膠著約束,不使有脫離之機會。練純勁時必先凝其神、斂其氣,只與對方觸及之處,黏著不分,其餘全身放鬆,切不可用有形之拙力,主要在意,方能產生靈感靈覺。無論敵之剛柔、虛實、進退、左右均因敵之變化而應付之,不自作自動。須記住「捨己從人」切勿「捨近求遠」,雖然不先作主動,但有靈感靈覺,雖似被動,實為主動也。所謂「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亦所謂「遲人後動,先人而至」也。
覺勁,分為自覺、覺他兩階段。凡練覺勁者,先練自覺。自覺者,知己也。求先自覺,然後及於他覺。他覺者,知彼也。孫武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練習覺勁,除四肢外,軀體亦須練習,如練覺勁,先熟黏纏勁,凝神斂氣,靜以待動,以柔克剛。道德經云:「常欲靜以觀其動」,孫武子曰:「激水之疾,至下漂石」此即柔能克剛之理也。習之既久,不能一百豁然貫通,遠感覺圓滿之境界。
迥旋勁,迥旋者,本門主要之基本內勁也。不論前進後退、左右上下均須用之。迥者,轉也、環返也。凡環形團轉者,皆曰旋。迥旋勁者,來不拒、去不捨,順敵來勢,用環返迥旋之勁而包解之,敵人引退,即黏纏不捨以隨之;敵急則急應,敵緩則緩隨,其用勁也如往而復,不往不復,往往覆覆,用迥旋勁以轉移敵方之目標及路線,務使我得機,人逆勢,然後發勁以放之。同時,必須留意,練迥旋勁勿用手臂、肩膀,而是用腰,不要忘記,腰如上述,為一身之主宰。黏纏敵人,須稍用勁,不拒不捨,因敵之變化而應付之,有往來圓轉,活似車輪之意也。初練者,圈必大,熟練者,圈愈小。如練至臻化境者,簡直無圈可見,即能用四兩勁撥千斤力矣。
金剛勁,金剛勁者盤若波羅密經喻其最堅最利,能制物而不為物所制。如克敵制敵必須練就如金剛之堅利,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之金剛勁。但必先熟練黏纏勁、覺勁、迥旋勁相配合,剛柔相濟是為圓滿。用黏纏勁、迥旋勁使敵方失去重心,自己得機得勢,然後發出。除得機勢外,關於時間、方向同為三大因素,發勁時,時間必須恰到好處,在敵之勁新舊交替,舊已盡,新未生之際而發出。范蠡曰:「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既得機勢,時復準確,然後隨敵之涵向發放之,梅堯臣曰:「善俟敵隙,我則堂勝」,發勁之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其發勁也蓄而後發,不見其形,則如閃電,一發即收、一擊即中。否則坐失良機,不獨不能制敵,反將為敵所制。孫武子曰:鶩鳥之疾,至於毀拆者,節也。鷹隼之獲博,必能挫折禽獸者,以其善於疾而存節制,故鷹隼一擊,百鳥無以爭其勢,猛虎一奮,萬獸無以爭其威。此金剛勁之所以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也,不見其形者使誤無機可乘。杜牧曰:閉跡藏形,使敵不能測度,伺機有可乘之便,然後攻之。則人不知我,而我獨合人,此孫武子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者,其是之謂歟。
(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收集整理)
作者: 白奶人    時間: 2013-3-26 11:17 AM

蔡李佛在近代武術史之最
一、是近代一支強大軍隊中最多人練習的拳種(太平天國初期的軍事力量絕大部分是蔡李佛弟子)。
二、是中華傳統武術最早走出國門,開始傳播於國際的門派(約於19世紀40年代中。以陳享出走南洋行醫授拳為標誌);
  蔡李佛活動圖片
三、是嶺南諸多傳統武術門派中唯一可考證有確切的始創人、創立時間以及發源之地。
四、是近代嶺南設館最多(共有44地方總館,其分館無以統計)在民間向大眾傳播,也是最早公開招收女弟子以及委派女拳師外出執教的門派。
五、是廣州市志記載最早的民間武術團體(清未民初由陳官伯為主理、李恩為助手,館設於廣州徐家祠堂)。
六、有史料證實近代至建國前,蔡李佛先後有多人在擂台上戰勝外國拳師,為廣東武術界之最。一是陳享在「金山大埠」打敗外國惡霸基利士(清同治年間);二是黃玉聲赴日本大板攻擂獲得全勝而歸(清未民初);三是劉忠在香港跑馬地打敗英國人設擂而僱請的西洋拳手(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四是胡雲綽在佛山打敗白俄羅斯拳手(上世紀四十年代中)。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2 10:17 PM

本帖最後由 tiras 於 2013-4-4 12:27 PM 編輯

太字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MEVJABXoK2s

平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MEVJABXoK2s

天地十方拳(十字扣打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DuFwlduAQnI


張錦兒師父 - 梅花拳(國字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7PgpIeJ8qig
作者: 鐵冰心    時間: 2013-4-4 10:44 AM

我也會「小梅花」...
是小時候在某地江畔跟一位老人家練了十多天...
當時也不知道是啥...
但「開拳禮」肯定是「蔡李佛」的...
作者: 鐵冰心    時間: 2013-4-4 11:02 AM

我學的「魁星踢斗」後之「跪馬三獻禮」都是有標前一步的...
似乎與現時看到的不一樣、也想找同門尋尋根...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4 12:26 PM

長拳,長江大浪拳(鐵箭拳)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d&v=tOIYvhUah68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4 12:28 PM

鐵冰心 發表於 2013-4-4 11:02 AM
我學的「魁星踢斗」後之「跪馬三獻禮」都是有標前一步的...
似乎與現時看到的不一樣、也想找同門尋尋根... ...

我想這招要不要標前一步也可以的。
只不過正實來說,應該是要標前一步的。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4 12:33 PM

本帖最後由 tiras 於 2013-4-9 08:56 PM 編輯

安邦拳(洪人八卦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wMDg1MDYw.html
作者: kdld    時間: 2013-4-5 10:12 AM

蔡李佛也是小弟一直很喜歡的拳種
以快打慢,以長打短,以偏打正
打起來簡單,直接
掛,哨,插,妙用無窮
很有意思
國外教的蔡李佛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5 11:44 AM

本帖最後由 tiras 於 2013-4-5 11:45 AM 編輯

武動全城 — 蔡李佛

http://youtu.be/jnQVSE1jVI4

http://youtu.be/gwvHEVt8rgE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6 10:46 AM

北勝蔡李佛

http://youtu.be/A8unhD1-2Mk
作者: tiras    時間: 2013-4-9 08:56 PM

万象拳(小八卦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0ODM1NTAw.html
作者: 鐵冰心    時間: 2013-4-21 11:08 PM

tiras 發表於 2013-4-4 12:28 PM
我想這招要不要標前一步也可以的。
只不過正實來說,應該是要標前一步的。 ...

我學的時候、老人家說這三拱手也是殺招、打下三路...問題是你的標馬快不快...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tw.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